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视角 >

省级财政撬动渔业互保增量扩面提标!放大效应1000倍!

时间:2025-08-06 15:42:19 作者: 责编: 点击:35 次

2024年,省级财政共对渔业互助保险保费补贴1.1亿元,撬动保费收入5.14亿元,为全省73684名渔工、7593艘渔船、8.75万亩养殖水面提供渔业风险保障金达1070.61亿元,保障规模居全国渔业互保系统第二位。

“渔业生产环境复杂,大风大浪、暴雨高温及其他极端天气经常造成灾损,而且渔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运用渔业保险分担风险需求迫切。”省财政厅金融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渔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率等特点。渔业互助保险在为渔民分担风险、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是省级财政支持的重点。”

自2006年开始,我省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2012年,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我省专门成立渔业互保协会主办政策性渔业保险,并明确省级财政补贴保费30%、市县两级财政补贴保费10%。协会由全省广大渔民及其他从事渔业生产经营或为渔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是实行互助保险的区域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2019年起渔业互助保险连续多年被列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减轻参保渔民和企业缴费负担。省级财政安排的相关保费补贴也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至2024年合计3.97亿元。

我省还出台《福建省渔业互助保险方案》,并持续优化完善,切实提升渔业保险在化解渔业生产风险、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财政杠杆的有力撬动下,我省渔业保险持续扩面、增品、提标:

试点地区不断扩大。互保费由2012年的9427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5.1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从238亿元提高到1070.61亿元。2024年,我省水产养殖保险总规模蝉联全国渔业互保系统第一位,全省水产养殖互助保险签单保费8001.95万元,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14.44亿元。今年上半年,我省水产养殖互助保险签单保费9305.26万元,同比增长43.98%;承保水产养殖面积98172.51亩、网箱3985口,为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15.42亿元。

互保险种从6个增加到19个,并在全国创新开展台风指数、大黄鱼价格指数、鲍鱼价格指数、赤潮指数和高温、暴雨指数保险等;从传统的渔船渔工保险,逐步向远洋渔船渔工、水产养殖保险等拓展。我省还调研选取漳州市代表性养殖品种牡蛎作为保险品种,积极推动漳州市海洋碳汇保险落地;选取部分市(县)开展普惠型海水养殖保险试点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实现险种“增品”。

渔工伤亡保额从15万元提高到150万元,渔工医疗保额由3.5万元提高到48.5万元。沿海渔船互保费率下降10%~18.1%,远洋渔船互保费率下降13%~48%。去年,还对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和海水养殖赤潮指数保险实行低风险区域低费率、高风险区域高费率。

与此同时,“预赔付、快赔付、足赔付”机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理赔效率,有效发挥普惠型渔业互助保险防灾减灾作用。2024年,全省共接报案2813起,同比增长29.81%;已结案件2907起,同比增长45.13%;全省合计赔付27822.6万元,同比增长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