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在霞浦县召开全市渔业互助保险工作推进会,共商“普惠型”渔船渔工互助保险落地政策。协会第一书记叶建平、各县(市、区)海洋与渔业局分管领导、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季永良主持。
会上,协会围绕“普惠型乡镇船舶渔工互助保险”“普惠型小型在册及乡镇涉渔船舶互助保险”两大方案展开详细解读。针对乡镇船舶“量大、风险高”的特点,方案遵循“低费率、广覆盖、高保障”原则,创新推出“200元保30万”的基础保障模式,覆盖渔工意外身故、伤残、医疗费用及雇主责任,若叠加现有险种,最高可获110万元风险保障。针对小型在册船舶,方案设置差异化费率,最低年保费不足千元即可获得船体全损、碰撞责任等综合保障,切实降低渔民参保门槛。
通过现场政策宣讲和案例分享,与会人员对普惠型保险的认可度显著提升。部分乡镇代表表示:“以往渔民总觉得交钱买平安不划算,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政策和真实理赔案例,会后将及时组织召开座谈,并通过乡镇的公众号、工作群等渠道进行政策的解读和宣传,破除渔民群众的认知壁垒,构建多元支撑来捆绑安全生产的管理,将参保作为乡镇安全生产评估的条件,确保政策的落地及可持续。
副局长季永良强调,一要高度重视。乡镇船舶安全关系渔民生命财产和渔区稳定发展,渔业主管部门要把推动乡镇船舶和小型渔船参保当成抓好渔业安全的重头戏来办,认真组织摸清底数,做好动员部署;二要推动落实。乡镇要加快工作进度落实推进“普惠型”保险,切实推动这项保险政策落地生根,逐步、稳步地扩大参保覆盖面,尽可能地给更多渔业从业人员系上“安全带”。
第一书记叶建平指出,政策性保险彰显公益属性,作为全省唯一享受财政补贴的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机构,协会始终坚持“互助共济、服务渔业”的办会宗旨。针对部分渔民“重生产、轻保障”的误区,他特别强调:保险不是负担,而是抵御风险的“安全网”,协会将联合基层船管站和乡镇为渔民提供上门办理服务,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
下一步,各级互保机构将按照“政策宣传到村、参保服务到户”的要求,通过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开展“保险赶圩日”等形式,推动“普惠型”保险保障服务走进更多渔村、惠及更多渔民,让每个渔区家庭都有份安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