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信息 > 防灾减灾 >

@渔民朋友,开捕在即,这份渔季海上“安全锦囊”请收好!

时间:2025-08-26 11:00:48 作者: 责编: 点击:13 次

历经三个月半的伏季休渔,我省即将迎来开渔。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提醒:安全生产是丰收的基石,这份渔季海上“安全锦囊”请您收好!   


1

商渔碰撞的主要原因

图片

人为因素

商渔船船员未保持正规瞭望,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对方,增加碰撞风险。

船员对避碰规则不熟悉,采取避让行动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如犹豫不决、小角度转向等,未能有效避免碰撞。

开渔季工作强度大,船员疲劳驾驶,反应迟钝,易导致操作失误。

船员对风险判断不足,忽视安全规定,冒险航行,增加碰撞可能性。

设备因素

商渔船关键设备如操舵、雷达、号灯等故障,影响船舶操纵和识别,导致碰撞风险增加。

商渔船通信设备问题或频段不同,无法及时沟通协调避让措施。

环境因素

大雾、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下,能见度降低,影响瞭望和判断,易导致碰撞事故。

渔区航道交汇,商渔船密集,交通流复杂,增加碰撞概率。

管理因素

部分渔船碍航捕捞、锚泊,未按规定显示号灯号型,增加碰撞风险。

商渔船未按规定配备足够船员,影响值班和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2

商船安全航行须知

图片

进入渔区前

召开航行安全会议,确保驾驶台所有航行值班人员知晓渔船作业特点、渔船密集水域航行安全注意事项,进一步评估碰撞风险、优化避让方案、通报情况,并督促船员遵照执行。

对雷达、电子海图、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航行数据记录仪、VHF,以及航行灯、白昼信号灯和其他声响信号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正常可用。

检查“四机一炉”,确保工作状况良好。备妥主机,以便随时用车。对手操舵、自动舵和应急操舵等操舵方式进行测试,确保操舵系统工作正常,以便随时紧急操纵避碰。

合理安排值班,任何时候驾驶台都应保持至少两名航行值班人员。

渔区航行时

驾驶台航行值班人员应使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可用手段保持正规瞭望,全面掌握本船周边水域其他船舶的航行态势,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进入渔船密集区域航行时应将自动舵调整为手操舵。若当时环境许可,尽可能保持1海里以上距离通过,并保持戒备,防止渔船因为护网等原因突然加速、停船、掉头等造成紧迫局面。

值班驾驶员根据周围渔船密集程度和航行值班强度调整值班等级,必要时应立即通知船长上驾驶台。

船长要针对夜间渔区航行的特殊戒备要求,制定和签发夜航命令。

避让行动

坚持“早、大、宽、清”。

构成碰撞危险时,及早通过VHF16频道呼叫渔船。若数次尝试呼叫无应答,应主动采取避让行动,同时采用汽笛、灯光等其他视听方式进行警告。

发现需紧急避让的渔船,可用白昼信号灯闪烁至少5次,和/或用至少5短声连续声号引起渔船注意。紧急避让时,除用舵避让外,应同时考虑主机协调,减速避让。

值班驾驶员在避让渔船的同时,也要重点识别和关注其他商船的动态,以免与其构成碰撞危险,尤其是处在众多渔船中的商船。

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应按规定鸣放声号,必要时加派人员瞭头。

大风浪天气情况下,应降低航速、加强瞭望,严防渔船在视觉、雷达盲区内难于发现。


3

渔船航行安全须知

图片

航行和作业注意事项

配备齐全有效的救生消防、通讯导航、号灯号型等法定安全设备,落实渔船进出港登记报告制度。

避免在沿海商船习惯航路和主要航道、锚地、定线制水域作业。

保持VHF16频道连续守听,保持AIS、北斗等导助航设备正常开启使用,不得擅自关闭、屏蔽、出借、拆卸、转让等,不得擅自更改船舶注册信息和航行作业信息,正确显示号灯号型。

避免穿越商船船头,保持安全距离通过。

避让行动

应遵守避碰规则,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关注周边船舶活动情况。

夜间与商船会船,可通过连续多次向商船闪烁灯光信号,引起商船注意。

切勿抢越商船船头,应充分考虑商船船速较快、船首盲区较大的特点,避免从商船盲区通过。

紧急避让时,避免连续小角度的转向。

避让时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以免造成与其他船舶的紧迫局面。


4

应急救助

图片

1

在碰撞不可避免时,应尽可能降低船速且避免本船船首与渔船侧面撞击。

2

发生碰撞事故后,应立即停船,将人命救助置于首位,全力实施救助。全部遇险人员脱险前,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严禁放弃搜救擅自驶离现场。

3

发生碰撞事故后,通过一切有效途径,立即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事故发生位置、遇险船舶名称、人员伤亡情况、船舶受损情况、天气海况、救助需求等。同时,通告周围船舶,请求参与救助。